一、濟寧日報社法人基本情況
單位名稱:濟寧日報社
宗旨和業務范圍:宣傳機關政策,促進機關工作。主報出版;相關印刷;相關發行。
住所:洸河路22號新聞大廈19樓—26樓
法定代表人:王英峰
經費來源:差額補貼
開辦資金:2856萬元
舉辦單位:中共濟寧市委宣傳部
證書號:事證第137080000001
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穩把好政治方向,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報社黨委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開展當黨史學習教育和市委巡察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重點抓好班子建設、思想建設、隊伍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始終,把黨管媒體原則、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干部職工的政治意識、思想認識都達到了新高度。
(一)突出政治建設,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報社黨委堅持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最新講話精神作為黨委會第一議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第一課題”、黨支部主題黨日“第一主題”,常學常新、篤信篤行,不斷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后,報社通過黨委中心組、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學習載體,借助學習強國、“燈塔‐黨建在線”等網絡平臺,創新學習形式,教育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加深對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深刻理解,切實增強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二)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理想信念和政治品格得到錘煉。黨委中心組全年開展集體學習12次,組織黨員干部原原本本學習規定書目并圍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開展專題研討,組織兩期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班,聚焦建黨百年慶典,深入開展以“喜迎建黨100周年、黨報永遠跟黨走”為主題的十個“一”活動,舉辦“迎百年華誕 強報人體魄”職工趣味運動會,組織黨員參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覽和檔案文獻巡展并重溫入黨誓詞,參加省慶祝建黨100周年黨史知識競賽、市“學黨史、跟黨走”百年知識競賽,營造“人人學黨史、人人懂黨史、人人講黨史”的學習氛圍。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聯合團市委、市總工會等單位發起攜手共建“希望小屋”倡議書,報社黨員干部踴躍捐款,主動認領近200個“微心愿”;報社香城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服務隊主動與魯南地質勘察院溝通,開展找水打井工作,先后在香城鎮找到4眼優質水源,一舉解決了當地群眾吃水用水難題。
(三)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升支部組織力。認真落實《黨章》《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等黨內法規,推進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四個在職支部全部被評為“五星級黨支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實施機關黨建創新性引領項目,組織黨員深入開展“黨旗在一線飄揚、黨徽在一線閃光”和黨員志愿服務活動,落實黨內激勵、關懷機制,積極開展為黨員過“政治生日”活動,七一前夕為8名老黨員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將黨建與日常工作深度融合,積極爭創“黨員示范窗口”“黨建品牌”和“百強特色支部”。組建4個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開展青年理論學習攀登行動,引導青年立足新時代、展現新作為。
(四)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持之以恒正風肅紀。組織班子成員認真學習貫徹《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民法典》《中國共產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等法律法規,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所有重大事項堅持集體研究、依法決策、民主決策,確保權力規范運行。針對巡察反饋問題和整改建議,報社黨委堅持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堅持舉一反三、標本兼治,全力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對班子成員、部室及個人崗位廉政風險點進行排查,細化防控措施,堵塞風險漏洞。組織黨員觀看《正風反腐就在身邊》等警示片,開展“嚴守鐵規鐵紀 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民法典宣講進社區”主題黨日活動。認真落實黨組織和黨員“雙報到”制度,深入開展民意“5”來聽行動,聯合阜橋街道后鋪社區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和《民法典》宣講進社區活動,受到群眾歡迎。
(五)強化制度細化責任,筑牢意識形態陣地。深入開展編校質量大排查大整治行動,進一步完善新聞采編管理制度和內容審核把關制度,用“一個標準、一把尺子、一條底線”統一管理各類媒體及其采編人員;嚴格執行“三審三?!?、新聞采編與經營兩分開等制度,進一步規范采、編、發工作流程,全面落實導向管理全覆蓋要求,把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貫徹落實到新聞采編的各個崗位和各個環節。
(六)落實工作責任,做好統一戰線工作。組織黨委班子成員及全體黨員認真學習《統一戰線工作條例》和《宗教工作知識讀本》,認真開展黨員信教排查工作,支持報社民主黨派人士、政協委員圍繞中心工作履職盡責、發揮作用。
三、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新聞輿論傳播力影響力顯著增強
今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報社強化“讓新聞報道居于中心工作之中”理念,聚焦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線,圍繞中央和市委重要會議、重要政策、重大活動、重大部署,統籌報網端微做好宣傳報道,主流輿論聲音更加強勁。
(一)凝心聚力抓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傳工作。濟寧日報開設“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等欄目,全方位宣傳全市各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措施和成效。濟寧日報、濟寧晚報開設“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欄,迅速營造學習宣傳氛圍。東方圣城網、掌上濟寧客戶端在首頁顯著位置懸掛會議專題,運用評論、圖片、通訊等多種體裁進行立體報道。報社“兩微一端”等新媒體運用H5、手繪、短視頻、動漫等形式深入解讀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筑牢網上理論宣傳主陣地。
(二)精心組織重大主題報道。報社各媒體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安排部署,結合階段性重點工作,及時開設“抓產業抓創新抓服務推動濟寧高質量發展”“助企攀登 推進制造強市建設”“聚力全市重點工作攻堅”“等30多個專題專欄,為全市爭先進位和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在做好專欄報道的同時,策劃推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建設巡禮”“優化營商環境助力高質量發展”六個重磅策劃,以文字消息+配發圖片+記者感言綜合報道形式,集中連續刊發,形成宣傳強勢。
(三)抓實抓好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黨史學習教育宣傳。把握“黨的盛典、人民的節日”基調定位,濟寧日報精心開展“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大型主題采訪活動,開設“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總欄目,分設“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攻堅克難勇于創新先進典型”“同心奔小康”等專欄,《濟寧日報·文化周末》推出“沿著紅色足跡前行”專欄,評論版推出“黨史教育”專欄,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濟寧晚報策劃推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特刊“光輝照我心”,讓正能量產生大流量、好聲音成為最強音。
(四)充分發揮評論旗幟作用。聚焦“五個濟寧建設”“八個強市突破”“黨史學習教育”等全市重大問題、重大部署設置議題、發出聲音,刊發評論170余篇,全力打造精品評論、精品理論版面??倳浺暡焐綎|提出“三個走在前”重要指示后,濟寧日報圍繞在“三個走在前”中展現濟寧新作為這一主題,在2天內策劃推出融評論和圖片為一體的時評專版,獲得市委領導好評;圍繞李干杰書記提出的“嚴真細實快”,在一版連續刊發5篇系列評論,產生良好社會反響。
(五)講好濟寧民生故事。濟寧日報民生版圍繞市委中心工作,緊跟民生走向,策劃民生救助、扶弱、創新創業就業、醫療保障、民生工程等主題,組織記者沉到一線,以民生視覺,用百姓語言,全方位、多角度講好民生故事。濟寧晚報開設“民生100°C”“記者問菜價”等專欄,及時發布、解讀民生政策,關注群眾急難愁盼。
(六)攻堅對上報道。組建“濟寧日報對上報道攻堅專班”,在最短時間內多發稿、發重稿。其中圖片新聞“鄉村振興的齊魯畫卷”、“濟寧供電部門工作人員頂酷暑建設110千伏曲鐵線”“物暢其流 活力迸發”等4幅作品被《人民日報》一版、要聞版選用;“讓傳統文化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交相輝映”在《光明日報》一版頭條位置刊發,“濟寧依托優秀傳統文化激活文旅融合內生動力”“濟寧實施‘企業攀登’工程賦能高質量發展”等在《新華社·高管信息》上作大篇幅報道。
(七)精心策劃推出濟寧晚報創刊十周年特刊《已是少年》。以時間為軸,生動展現十年來濟寧城市發展、群眾生活變化,記錄城市變遷進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節點,梳理感人故事,留存專屬濟寧人的珍貴記憶。
四、突破關鍵環節,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做大做強做優網上主題宣傳。圍繞中央、省、市重點工作,及時開展主題策劃,開設《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聚焦經濟工作會議》《勇爭一流,擔當實干,奮力譜寫新篇章》《抓產業抓創新抓服務 推動濟寧高質量發展 》等專題,發布各類新聞稿件一萬余篇,并實現相關報道微博、APP、網站全平臺覆蓋,形成了強大的宣傳合力。
(二)創新推出“紅動濟寧 我心向黨”系列活動。聯合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委網信辦重磅推出“紅動濟寧 我心向黨”講黨史故事活動,以100個人講述100個黨史小故事為主要形式,線上線下同時開展活動,全景式回顧黨的偉大歷程和輝煌成就;同時開展“全市機關講黨史故事優秀講解員評選”活動及“紅動濟寧 我心向黨”全市機關講黨史故事現場匯報展演,該活動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學習強國”山東學習平臺、“燈塔—黨建在線”及今日頭條作為專題進行報道,榮獲濟寧市好新聞一等獎。
(三)打造網絡精品項目,加強網絡正能量體系建設。開設《儒風論語》網評專欄,切合當下社會熱點,及時刊發宣傳評論文章,打造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獲得濟寧市好新聞、濟寧市正能量網絡精品獎,中央網信辦簡報發文推廣。開展“歡迎來我村看看——大型融媒體網絡扶貧公益平臺”扶貧公益項目,被新聞出版署的新聞出版集團授予全國新聞出版媒體融合創新項目,并獲得山東新聞獎媒體融合獎。
(四)深化融媒發展,壯大“甏”系列產品?!蛾匆曨l·三國談》播出過100期,影響力持續擴大;新設欄目《甏視頻·薦書堂》精選經典書籍,讓優秀文化沁潤人心;濟寧晚報公眾微信號開設“甏文化”“印證濟寧”專欄,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筑共同精神家園。
五、推動經營深度轉型,增強報社發展內生動力
(一)以建黨100周年、“孔子文化節”、全市“兩會”為節點,策劃系列融媒宣傳。隆重推出《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典藏特刊,在濟寧市博物館濟寧城市展覽館、濟寧群眾藝術館等處開設專題展覽,并通過報社“兩微一端”等全媒體矩陣進行推廣。聯合市國資委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基層黨建成果巡禮征文”活動,精心策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成就宣傳。
(二)活動營銷精彩紛呈。聯合任城教體局組織中小學生參加第29屆奧林匹克杯全國作文大賽,吸引14000多名中小學生積極參與,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推出“315濟寧誠信金融品牌”評選、全市金融系統文明服務窗口和文明服務標兵評選、“金融微笑天使”評選、微山湖荷花節等系列融媒宣傳活動,推動報社經營深度轉型。
六、加強隊伍建設,筑牢人才高地
(一)深入踐行“強四力”。持續開展一線“1+1”聯系點報道活動,黨委領導和業務骨干帶頭,組織編輯記者深入基層一線抓活魚,刊發一大批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好稿子好圖片。今年,本報供有5篇作品獲山東新聞獎,其中一等獎1個;13篇作品獲山東省市地報新聞獎,其中一等獎3個,獲獎數量在全省市地報中名列前茅。
(二)加大年輕干部培養使用力度。年內提拔1名正科級干部、1名副科級干部,建立年輕干部人才儲備庫,健全多渠道、經?;l現識別優秀年輕干部機制,全方位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讓年輕人盡快上一線、挑大梁,為報社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三)強化業務培訓。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活動,通過邀請資深記者、編輯舉辦業務研討、業務講座等形式,年內開展新聞大講堂活動4次,培訓500余人次,隊伍素質明顯提升。
(四)完善考核激勵機制。積極穩妥推進報社印刷廠轉企改制工作,啟動首席記者(編輯)評聘工作,調整優化考核方案,重啟事關報社長遠發展穩定、事關職工切身利益的職稱聘任工作,尊重、保護好廣大員工特別是業務骨干的積極性、創造性。
七、濟寧日報社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章程根據《事業單位登記暫行條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和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定。
第二條 本單位名稱為濟寧日報社。
第三條 本單位住所是山東省濟寧市中區洸河路42號19樓。
第四條 本單位是經魯寧發(1982)31號批準建立的差額補貼事業單位,隸屬中共濟寧市委宣傳部管理,該主管部門(單位)即為本單位舉辦單位。
第五條 本單位設立、變更、注銷,應當依照《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和《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向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申請登記或者備案。
第二章 宗旨和業務范圍
第六條 本單位宗旨是:宣傳機關政策,促進機關工作。
第七條 本單位業務范圍:
(一)主報出版。
(二)相關印刷。
(三)相關發行。
第八條 從業誓詞:本事業單位法人在核準登記的宗旨和業務范圍內從事活動,不違背宗旨,不超越業務范圍,嚴格按照《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和國家、省有關法律法規,履行權利義務,承擔民事責任,接受登記管理機關監督。
責任監督:投入國有資產的舉辦單位及其上級主管部門負責本單位實現宗旨和業務范圍的監督管理。
部門、行業和社會監督:本單位面向社會開展業務活動和經營活動,接受政府職能部門和執法部門的監督管理,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第三章 組織機構
第九條 本單位決策機構是濟寧日報社黨委會
決策機構行使下列職權:
(一) 制定、修改章程;
(二) 決定重大業務活動計劃;
(三) 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四) 審定年度收支預算及決算;
(五) 決定擬任法定代表人人選;
(六) 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條 本單位擬任法定代表人經登記管理機關核準登記后,取得本單位法定代表人資格。
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是代表本單位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第一責任人。其主要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單位的日常工作,組織實施黨委會的決議。
(二)組織實施單位年度業務活動計劃。
(三)擬訂內部管理制度。
(四)代表本單位簽署有關重要文件。
第四章 資產管理和使用
第十一條 本單位具體經費來源為財政差額補貼收入。
第十二條 本單位按照市物價局收費許可標準文件規定收取發行費、廣告費,各項收費按照有關規定全部上繳,實行收支兩條線。
第十三條 本單位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及時向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申報、辦理產權登記手續。
認真做好本單位資產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將資產管理的責任落實到相關科室和個人。
第十四條 本單位對所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要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賬賬相符、賬實相符,防止資產流失。
第十五條 優化資產配置,做到物盡其用,發揮本單位資產的最大使用效益。
第十六條 資產管理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用于本單位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事業的發展,盈余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本單位接受稅務、會計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稅務監督和會計監督。
第十七條 本單位接受的捐贈、資助,必須按照捐贈人、資助人的約定使用,并接受有關部門監督。使用捐款、資助的情況,應向登記管理機關報告并以適當方式向捐贈者、資助者公布。
第十八條 本單位法定代表人離任前,應當進行財務審計。
第五章 終止程序和終止后資產處理
第十九條 本單位《事業單位法人證書》依法被吊銷或因宗旨業務已經消失、事業性質改變等原因,依照相關規定進行分立、合并、撤銷的,應報舉辦單位審查同意后,到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第二十條 本單位在申請注銷登記前,應當在舉辦單位和其他有關機關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完成清算工作,形成清算報告。
清算期間,單位不得開展有關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二十一條 本單位終止后的剩余財產,在舉辦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二十二條 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修改章程:
(一)章程規定事項與修改后的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符的;
(二)章程規定的內容發生變化的;
(三)決策機構決定修改章程的;
(四)其他原因需要修改章程的。
第二十三條 章程的修改,經舉辦單位審查同意后,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涉及事業單位法人登記事項的,須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八、濟寧日報社機構編制實名制情況
機構名稱:濟寧日報社
內設機構:
采編科室:專職編委、總編辦、新聞研究室、新聞評論部、時政要聞部、民生報道部、對外報道部、文化周末、視覺中心、攝影部、校對室
行政科室:綜合辦公室、人力資源部、計財部、考核辦、后勤保障中心
行業科室:總經辦、財經新聞部、文教部、產業新聞部、創意產業部、機關事業部、健康部、鄒城新聞部、縣域新聞部、政務新聞部、營業部、通訊戶外部、商貿部
人員編制:76人
實有人員名單:
傅華 孫玉才 李清法 陳寶旗 趙煒 王萍 史忠強 魏德忠 揣彬 李寶亮 段瑞青 張延 王大強 孫燕 孫曉麗 張偉 荊培運 滿濤 李暉 閆志國 張玲 王峰 成岳 朱衛國 郝偉李銘 繆亞軍 馬永利 華鋒 陳念林 王雪峰 劉傳江 畢文紅 房茂鑫 李冬梅 喬元亮 劉作義 朱思敏 劉利民 丁新約 郝明雷 王雁南 李志軍 高勇 周琳 孫士全 孟凡彬 陳迎春 姚軍 李玲 朱琳 韓勝利 劉太福 王展鴻 李強 韓鵬 張志亮 趙學敏 李飚 王憲偉 鄭仰翠 張學鋒 張帆 裴存剛 宋儀凱 趙京軍 郭永 陳玉星 史衍碧 閆向軍 歐陽桂東